12月19日下午,中共福州市诺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7人走进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试点基地-----厦门同安军营村,开展“不忘初心使命 重温脱贫攻坚路” 暨中共福州诺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成立2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走进军营村
虽然冬日里的寒风刺骨
但展现在我们眼前却是
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发展景象
在习近平总书记
曾两次拔山涉水、访贫问苦的土地上
福州诺成党支部的党员们
追寻总书记高山情缘
探寻初心使命足迹
重温殷切嘱咐
坚定理想信念!
党校高山教学点
寻觅领袖初心路

在原军营村村委书记高泉国旧居,
福州诺成党支部党员们
认真聆听习总书记当年到军营村的情景,
细细感受那永葆生机的初心力量。
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
位于军营村村口的“初心广场”的
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
重点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
两上高山访贫问苦、指导脱贫的高山情缘。
党员们透过一幅幅展板、一个个真实故事,对高山乡村红色建设之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党课上到高山上 党歌唱进我心中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支部书记林金错在千米高山党校里
向党员们
总体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重点讲述“十四五”规划中的亮点与重点
在支部委员会成立2周年之际
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掷地有声
再次坚定心中理想信念
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高亢、振奋
歌声传扬出党员们心中的喜悦!
小小的乡村,大大的课堂!
重走习近平同志的扶贫路,
重温习近平同志的叮嘱,
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也对“精准扶贫”政策和
乡村振兴计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利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间隙
我们开展党员互评,
把民主评议开进千米高山
只为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重走一段路
重温一句叮咛
始终不忘初心 我们砥砺前行
第二章 走进鳌园 走近陈嘉庚
带着军营村的这份初心叮咛,
20日,我们来到厦门集美学村鳌园
爱国侨领陈嘉庚墓园。
追思陈嘉庚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光辉一生,
走进园门,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50米的长廊,
两厢墙上镂刻58幅历史故事青石镂雕,
精湛的雕工令人叹为观止。
长廊上陈嘉庚先生生平故事吸引着大家,
沿着长廊大家逐字逐句细细研读,
深刻感悟嘉庚的中华情、民族义。
走过门廊
映入眼帘的便是园中央矗立的
“集美解放纪念碑”
矫挺英风。
与鳌园交相辉映的是陈嘉庚纪念馆,
在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他虽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场主题党日活动,
延伸阅读:
1.军营村
位于福建厦门西北部,平均海拔超过900米,是厦门最高、最偏远的行政村,也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偏僻穷山村”,基础设施很差,不通电。开车前往军营村要沿着崎岖的山路扶摇直上,爬上“九曲十八弯”——18公里、72个弯。
1986年4月7日和1998年10月16日,时任厦门市副市长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两次军营村调研,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生活,指导村民脱贫致富。
针对军营村贫穷落后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建议村里多种茶、多种果,发展第三产业,并协调柿子树种苗和扶贫资金,帮助村里建设茶叶加工厂,鼓励森林绿化,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军营村的村民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这些叮嘱和帮扶逐一在军营村落地,产生了很好的成效。现在军营村已经造林绿化9000多亩,村民搞起了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也吸引了部分青年返乡创业,使军营村由贫穷的山村变成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村。父老乡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陈嘉庚简介:
陈嘉庚出生于清代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父亲是新加坡商人,早年随父下南洋经营米店。父亲去世后,陈家家道中落,陈嘉庚决意“父债子还”,靠经营菠萝罐头使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后来,橡胶树从巴西引进马来西亚,看到商机的陈嘉庚开始在橡胶领域深耕,20年后成为当地最有名的橡胶种产业经营者,旗下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地和香港、上海等大城市。至1925年,陈嘉庚拥有新加坡币一千多万元,下属员工数万人,经济实力居马来半岛之冠。
经商成功的陈嘉庚并未忘记生养他的祖国,时刻将中国大陆的安危放在心上。1928年,山东惨案发生后,陈嘉庚在海外发起华侨拒买日货运动,并筹款赈济死难者家属。1938年,日本发起9.18事变,陈嘉庚组建南洋总会,号召海外华侨华人为抗战捐款,对中国的抗日运动进行了有力支持。陈嘉庚不仅全力支持祖国的独立和民主运动,深谙教育兴邦之道的他对祖国的教育事业的支持也不遗余力。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陈嘉庚就先后在集美修建了从国小到专科学校的一条龙教育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陈嘉庚于1921年斥巨资修建的厦门大学,如今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