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16日上午,福州诺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福州市仙游商会支部委员会的14名党员,在林金错书记的带领下,来到宁德市寿宁县西部,被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的、偏远的下党乡,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群连心路”,实地探访下党村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
3月16日上午8时,春天的寿宁,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党员们乘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从寿宁县向下党乡行进,沿途道路两旁尽是巍巍青山,潺潺溪水,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大约1个小时后,到达了下党乡。下党乡依山而建,绿水缠绵,房屋错落有序,在山水之间,木拱廊桥横跨其间,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昔日的下党乡竟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
支部党员高举党旗,胸佩党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过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这段路也叫“党群连心路”。连心路一侧傍山,一侧临崖。为石路,宽两尺,石阶多为中等大小的碎石,两旁的灌木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遇到陡峭曲折之处,还需小心翼翼地走。据当地的村干部介绍,当年习近平同志来下党时,这条路上根本没有台阶,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他们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顶着烈日,撑着手杖,就这样走了10多公里山路,回去时又花了近3个小时才走出深山,是何等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心系群众,不怕困难,兢兢业业的精神,感动着今天到下党的每一位党员。
党员们还参观了世界单拱跨度最长的木拱廊桥——鸾峰桥,让党员们震撼的不仅仅是鸾峰桥的独特结构,而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现场办公的地方:古朴的木质结构桥,已是白天却光线昏暗,没有办公室没有办公桌椅,当年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地来到下党,一刻也没有休息,就在此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在这简陋的桥面上,却承载着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鸾峰桥,成了习近平同志指导下党脱贫发展最好的历史见证。
